在广袤的乌兰浩特大地上,青山绿水间遍布着珍贵的“红色记忆”,以“一馆三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矩阵逐渐成为乌兰浩特市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带上孩子及家人走进红色景区、参观红色文物保护单位、聆听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各个红色景点景区成为游客和市民的热门“打卡”地。
一大早,便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感悟红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枪械、文件、军大衣……游客及小朋友在各类珍贵文物前久久伫立,记忆仿佛回到了那个铁马金戈的峥嵘岁月,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科右前旗阿力得尔中心小学三年二班姜晓白说:“今天我和妈妈来到这里,看到了许多革命前辈用过的物品,了解了他们的光辉事迹,觉得这里很有教育意义。”
(相关资料图)
让游客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红色精神,在感悟家国情怀中寻找诗和远方。在五一会址大厅内,放映着76年前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纪录片,该片再现了来自各个盟市的农牧民代表、妇女代表等参会人员行程几百公里参加“五一大会”的盛况,大厅两侧陈列的珍贵文物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我是辽宁丹东人,这次有幸放暑假过来探亲,今天我是第一站就到五一会址,真的很好,而且这些文物加深了对以前工作历程了解,以后我还希望再来。”游客李京彤说道。
每一处革命遗迹都有自己的荣光,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记忆的坚守。在乌兰夫办公旧址,年逾古稀的市民王庆荣在家人的陪同下,开启了一次记忆深刻的红色之旅。
“通过这次参观受到很大教育,看到了革命先辈付出的太多了,我也受到很大教育,一定要向先辈学习。”乌兰浩特市市民王庆荣感悟道。
如今,伴随着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乌兰浩特市积极推进“红色旅游+”,大力发展“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等新业态,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游、民俗游、研学游等深度融合,理清红色文化脉络和基础,变单一为复合、变潜力为实力,让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相得益彰,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2023年1月—8月,一馆三址参观总人数达到611842人,以红色主题、红色文化为特色的红色旅游正在为乌兰浩特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总 监 制:董玉玺 李 亮
监 制:刘文静
责任 编辑:李智欣
编 辑:杨 帆
记 者:王 雪 明 瑶 陈 钢
关键词: